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“鼎”。中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、祭祀等用途,祖先倾其所有,向天祈福,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,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。“日照香炉生紫烟”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望庐山瀑布》千古流传,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,初日映照,紫烟氤氲,瀑布高挂,飞流奔腾,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。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大的功能,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。其实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,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,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,便有了“红袖添香夜读书”的美妙意境。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,它穿越时光隧道,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。
净化的方法:
水法:取日出时之常流水,泉水,天上水,午时水〔阳水〕[有些需要用阴阳水:取一半井水,再取一半雨水,根据不同对象确定。],将物洗涤,再配合相适宜的神咒予以净化。
火法:将吉祥物或古物,在先后天八卦炉上面,长方型香炉,皆由乾卦起,依先天后天八卦之卦序,旋绕各三次。并配合日月星三光(天上火)照射一定的时间,予以净化。
自己净化某物,较方便安心的方法,可将欲净化物,带至各大庙宇的香炉上,过绕三圈。俗称“过火”.
开光的方法:
开光为一种“入神”的仪式。开者,**次谓之。
天时:选择“祭祀日”的择日运用,并配合“太公到此”、“麒麟”等符。或利用民俗节日、宗教节日等。亦可视开光对象的不同,选择特殊节气的日子也有加强阳气的作用。例如:龙的吉祥物开光,选择辰日。吉祥物用途为招财、官运、婚姻感情等,多层香炉,开光时可选择财气、官气等特殊气旺的日子。
地利:视开光的对象的性质、用途,选择特殊适合的方位来增加其灵动力量。
人和:开光者须先净化自身,以免不好的气注入。
玄机:焚香、硃砂,并配合“开光咒”,开光符,入胆符符咒等等仪式,最后念开光法语,点眼(或印绶)和吉祥咒语(根据用途选择)等。
印绶的方法
:盖上“加持、印绶”的入神印章仪式过程。“印绶章”并非随意刻得。它是气的相传、其本身即附有无上的灵动力量,平时即灌与天地阴阳之正气,先后天八卦、64卦等灵动力。亦是所有吉祥物较珍贵精华的一环。
博山香炉流行于汉、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。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 寺庙香炉法器,有盖,盖高而尖,镂空,呈山形,山形重叠,佛雕香炉,其间雕有飞禽走兽,香炉,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——博山而得名。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、博山、瀛洲三座仙山。据《两京杂记》记载: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 大庙香炉法器,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,博山炉工艺之繁,远远**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。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《考古图》记载:“香炉像海中博山,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,以像海之四环。”
鼎式香炉也叫做香炉鼎,是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礼器,燃以檀香和松枝,能辟邪,又求吉祥,象征帝王权利。有盖为鼎,无盖为炉。一般为三足。